關(guān)鍵詞 |
懷化銷售楓香苗,石家莊銷售楓香苗,澳門供應(yīng)楓香苗,清遠供應(yīng)楓香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fēng)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2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寶塔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楓香種植技術(shù)與造林
一、造林技術(shù)
1、種植時間:12月下旬苗木落葉后至次年2月中旬放葉前均可進行。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山谷、山坡下部或中部,也可作為樹種在瘠薄立地上造林。
2、造林密度:株行距5×4m,畝均33株。
3、苗木要求:2年生,苗高80-100cm,地徑>1cm。
4、開塘標(biāo)準:種植穴60×60cm,深度不小于40cm。
5、種植要求:保濕土種植,定植后用柴草覆蓋遮蔭。
二、撫育管理年度管理:栽植當(dāng)年撫育2次,好施肥1次,以農(nóng)家肥為主。第2、3年每年撫育1-2次,第4年如尚未郁閉,繼續(xù)撫育1次。除草松土不可損傷植株和根系。
楓香的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選擇溫暖濕潤、土壤深厚的山谷、山坡下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區(qū)以陰坡半陽坡為好。整地冬季前完成。緩坡地以全墾加穴狀整地為好,山地陡坡采取魚鱗坑或穴狀整地,穴規(guī)格50cm×50cm×40cm。
植株定植:3月中上旬氣候較穩(wěn)定時造林。一般株行距為(1.5~3.0)m×(1.5~3.0)m,栽1110~4440株/hm2。培養(yǎng)用材林可稀植,以培養(yǎng)餌料林、原料林、材苗兼用林為主的可密植。
丘陵和低山區(qū)可營造混交林,與馬尾松、杉木等樹種混交,混交方式為帶狀或塊狀,混交比例楓香占30~40%。杉木或馬尾松采伐跡地更新,應(yīng)營造以楓香為主的混交林,其比例達70%左右。
撫育管理:新造林要連續(xù)除草松土2~3年,在5~6月和9~10月?lián)嵊?次,第1年以除草為主,第2、第3年以擴穴為主,穴徑60cm,深度15cm。幼林在9月至翌年5月結(jié)合撫育進行施肥,用有機肥或復(fù)合肥進行條狀溝施,成林施肥好在冬季進行。造林后第2年開始修除樹木基部1/3以下枝條及雙叉枝和競爭枝,直至郁蔽成林。
修剪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修枝切口要平滑,不傷樹皮,不留樁。林分郁閉度達0.9以上時,被壓木占總株樹的20~30%時進行間伐。起始年限在10年左右。主要采用下層撫育法,第1次強度為林分總株樹25~35%,間伐后郁閉度不小于0.7,間伐間隔期不小于8年,以后問伐強度為20~30%。30~40年后采取主伐。
楓香的用途
楓香枝干可供培植香菇,木材堅硬兼能抗白蟻,是良好的建筑及家俱材料;葉可供飼養(yǎng)天蠶蛾,落葉壓干后可作書簽;蒴果干后可作干燥花素材。另外楓香木材可做建筑、木工材料。
楓香小苗施肥與排灌。幼苗揭草后41天或移栽后30天,可適當(dāng)追施一些氮肥,次追肥濃度要小于0.1%(每畝約施1.5公斤)。以后視苗木生長情況,每隔1個月左右追肥一次,濃度在0.5%~1%之間(每畝約施3~4公斤)。整個生長季節(jié)施肥2~3次。前期可施些氮肥,后期可施些磷、鉀肥。施肥應(yīng)在下午3點以后進行。施肥濃度大于0.8%時,施肥后應(yīng)及時用清水沖洗。下雨時,要及時排除苗圃地的積水,防止苗木爛根;天氣持續(xù)干旱時,要對苗地進行澆灌,及時補充苗木生長所需的水分。
楓香樹形高大美觀,枝葉濃密,生長迅速,主根深扎,根系發(fā)達,耐干旱、瘠薄,適應(yīng)性和生命力與馬尾松相似,是樹種。喜光、也能耐蔭,抗風(fēng)寒喜肥沃、濕潤、中性及酸性的土壤,但在瘠薄沙礫土或粘重黃泥土上也能生長。
楓香樹的實用價值
在工業(yè)方面,楓香樹脂散發(fā)出淡雅持久的香氣,經(jīng)常被用來配置各種香精,也是主要的香料劑,也可以提煉芳香油,用于皮膚的滅菌消毒;楓香樹脂不僅可用于治愈外科,在粘合劑的制備、人造革的合成、塑料的生產(chǎn)方面也是的;提取后的殘留物也被人們用作加工蚊香的來源之一;楓香樹的樹脂和果實都可作為染色劑,尤其是在我國的貴州省的長順布依族和惠水兩地應(yīng)用極為廣泛,染色效果與蠟染極為相似,呈現(xiàn)出白藍相間的染色畫面;由于楓香樹的樹質(zhì)柔軟,樹紋清晰緊湊,沒有異味,所以耐腐蝕、耐蟲蝕、加工性、旋切性好,是生產(chǎn)彎曲的零件的原料之一,是制作木板木箱、膠合板、家具的,也可以合理用作茶葉、藥品、食品的外面包裝;楓香樹加工后的木屑也能培養(yǎng)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屬。
全國楓香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