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吉林15公分合歡樹,合歡樹圖片,吉林合歡樹,貴州速生合歡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圃地育苗,合歡樹圃地要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沙壤或壤土、排灌溉方便的地方。翻松土壤,鋤碎土塊,做成東西向、寬1m、表面平整的苗床。播種前在畦上先施腐熟人糞尿和鈣鎂磷肥,再蓋上一層細園土。采用寬幅條播或撒播,播種后蓋一層約12.5px厚的細泥灰,然后覆蓋稻草,用水澆濕,保持土壤濕潤。用種量,需移苗栽植的播45-60kg/hm2,不移苗的播30-37.5kg/hm2。播種后7d內,晴天要噴1-2次水,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后逐步揭除覆蓋物,片真葉普遍抽出后全部揭去覆蓋物,并拔除雜草。
合歡密植才能主干通直,育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發(fā)現(xiàn)有側枝要趁早用手從枝根部抹去,因為用刀剪削側枝往往不,導致側芽再度萌發(fā)。主干傾斜的小苗,第二年可齊地截干,促生粗壯、通直主干;小苗移栽要在萌芽之前進行,移栽大苗要帶足土球。移植時間宜在春、秋兩季。春季移栽宜在萌芽前,樹液尚未流動時;秋季栽植可在合歡落葉之后至土壤封凍前。同時,要及時澆水、設立支架,以防風吹倒伏。管理上每年應予修剪,調整樹態(tài),保持其觀賞效果。
合歡患銹病后葉背會出現(xiàn)一些淡黃色斑點,斑點產生白色皰狀物。早期在皰狀物中散出銹褐黃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皰狀物中散出暗褐色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為金合歡球銹菌,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每年發(fā)病在10月下旬至第2年4月間,病部產生的皰狀物開始時只有夏孢子堆,約1個月后,出現(xiàn)冬孢子堆。
防治辦法是噴灑0.3 石硫合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合歡樹在移栽時,可用10%硫酸銅溶液蘸根處理,也可同時噴施生根粉等生長調節(jié)劑,以促進根系萌發(fā)生長。對于已截過的枝干斷面,涂抹保護劑,通過綁草加以保護,防治病菌侵入。栽后加強管理,立即灌透水,促進傷口及時愈合,在日常澆水、施肥等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創(chuàng)傷口。旱時澆水,雨后排澇,定期施肥,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
減少菌原感染,合歡樹盡量不在草坪中栽植,因草坪攜帶菌原對合歡會造成交叉感染;對栽入草坪中的合歡樹,要清除樹四周的草坪及雜草。在移栽前,盡量提前挖坑,高溫晾曬,用40%五氯硝基苯處理栽植坑土,尤其是對枯萎病高發(fā)區(qū),進行土壤滅菌處理。
雙條合歡天牛成蟲22-26mm,寬5-6mm,體棕色或黃棕色。危害時,可造成觀賞樹木的大批死亡,降低木材利用和綠化觀賞效果。其通常2年1代,翌春越冬幼蟲在樹皮下大量為害,成蟲6-8月出現(xiàn),有趨光性,卵產在樹皮縫隙處。樹皮脫落處,露出的木質部有幼蟲蛀人時的長圓形孔。
防治方法
一是人工捕殺成蟲,成蟲羽化期,可于晚上8點左右捕殺。 二是在幼蟲孵化期,可在樹干上噴灑殺螟松。 三是在樹干基部等距離打小孔3-4個,孔深3-5cm,注入50%的久效磷1-3倍稀釋液,效果較好。 四是在幼蟲危害期,樹盤澆灌250-400倍的氧化樂果乳油,防治效果也比較理想。
合歡花在我國是吉祥之花,認為“合歡蠲(音juān,免除)忿(消怨合好)”,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在宅第園池旁栽種合歡樹的習俗,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團結,對鄰居心平氣和,友好相處。清人李漁說:“萱草解憂,合歡蠲忿,皆益人情性之物,無地不宜種之。……凡見此花者,無不解慍成歡,破涕為笑,是萱草可以不樹,而合歡則不可不栽。”合歡花的小葉朝展暮合,古時夫妻爭吵,言歸于好之后,共飲合歡花沏的茶。人們也常常將合歡花贈送給發(fā)生爭吵的夫妻,或將合歡花放置在他們的枕下,祝愿他們和睦幸福,生活更加美滿。朋友之間如發(fā)生誤會,也可互贈合歡花,寓意消怨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