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五味子苗,北五味子苗,五味子樹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本溪遼五味,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特產(chǎn),全國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
本溪遼五味鮮果大而飽滿,直徑一般在7-11毫米,顏色為鮮紅色,果串上果粒結(jié)合緊密,呈穗狀,植株結(jié)果率高,干品呈紫紅色或暗紫紅色,種皮堅硬而脆,色紅、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雙種核比例大,占到80%左右。本溪遼五味含五味子醇甲(C24H3207)不得少于0.40%。
本溪縣位于遼寧省東部山區(qū),山高林深,森林覆蓋率達76.8%,自然地貌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
本溪遼五味具有喜光,耐寒、耐陰、喜濕怕旱、再生性等特性,本溪縣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利于本溪遼五味的生長發(fā)育。本溪縣千山山脈從東北向西南斜貫縣境,構(gòu)成本溪縣的高山屋脊。境內(nèi)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8.01%,全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貌呈波浪式分布。
移栽定植后,應籬架供其攀緣。支撐架分純自然支撐架和人工支撐架二種,當然支撐架的花草樹木要有適度的高寬比和稀疏的樹干,以山里紅或山丁子不錯,人工支撐架用水泥柱子架設,每過4~6米設一立桿,每50公分高拉一鍍鋅鐵線,將五味子苗木藤條綁在鐵絲上。定植當初要立即給與架條,使五味子苗木一切正常攀附,不然不長個子而只長枝條和橫走莖,然后產(chǎn)生散生狀小灌叢。五味子苗木嫩蔓沒有架條攀附時,有的情況下長不上一尺就終止生長發(fā)育。五味子苗木蔓長到可以卷住架條階段,常常人工捆住蔓和架條,避免半空中搖晃。
遼寧五味子苗木怎樣進行人工栽培?當前中藥材市場發(fā)展前景一片看好,人工種植前景也相對廣闊,而五味子苗木作為一味藥用代價較高的藥材,當然深受藥農(nóng)們的關(guān)注,下面一起學習學習五味子苗木的人工種植技術(shù)。
選地整地
育苗地應選定疏松肥沃,近水源且排灌良好的土地,老參地好。翻耕后耙細,做成高15厘米,寬120~150厘米的畦施腐熟廄肥10~15千克。定植地除肥沃、排灌良好外,要求坡度小于15度,可按0.8~1.1米距離挖穴,采用半人工栽培時應選定有支架植物的地塊。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