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河南3公分欒樹,鄭州欒樹,縣4公分欒樹,河南4公分欒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欒樹為落葉喬木,高可達15mm,樹皮灰褐色,小枝稍有棱。無頂芽,皮孔明顯。奇數(shù)二回羽狀復(fù)葉,小葉7~17片,對生于總?cè)~軸上,卵狀長橢圓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近基部常有深裂片,背面沿脈有毛?;ń瘘S色,成的大圓錐花序。蒴果膨大,成熟時紅褐色或桔紅色,果皮薄膜質(zhì),三角狀卵形,似燈籠。種圓形,黑色。花期6~8月,果熟期9月底至10月。
欒樹主要用播種法繁殖,分蘗,根插也可。種子一般9~10月成熟,采種要掌握好時機,采的過早,種子發(fā)芽率低,過晚種子已經(jīng)脫落,不易采集。采回的果實經(jīng)晾曬后,除去膜質(zhì)果殼等雜物即可獲得純凈的種子,種子黑色,圓球形,徑約0.6cm,出種率約20%,千粒重150g左右,發(fā)芽率60%~80%。將種子沙藏至翌年春播。種子有隔年發(fā)芽的習(xí)性。因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jīng)處理第2年春播,常不發(fā)芽或發(fā)芽率低。故好當(dāng)年秋季播種,經(jīng)過1冬后第2年春天發(fā)芽整齊。也可用濕沙層積埋藏越冬,在晚秋選擇地勢干燥,排水良好,背風(fēng)向陽處挖坑??訉?~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凍層之下,大約1m,坑長視種子數(shù)量而定。
欒樹樹冠圓球形或傘形,適于庭園中、池畔及路旁或草地中栽植,也可用作防護林,水土保持及荒山樹種。種子含油,可制潤滑油及肥皂,花可供藥用及黃色染料。葉可作染料,木材較脆,適做家具、器具等。
在晚秋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fēng)向陽處挖坑。坑寬l~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凍層之下約lm,坑長視種子數(shù)量而定??拥卓射?層石礫或粗砂,約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氣。將消毒后的種子與濕沙混合,放入坑內(nèi),種子和沙體積比為1:3或1:5,或1層種子1層沙交錯層積,每層厚度約為5cm左右。沙子濕度用手握成團,不出水,松手觸之即散開為宜。裝到離地面20cm左右為止,上覆5cm河沙和10~20cm厚的秸桿等,四周挖好排水溝,來年3月取出種子直接播種。
播種:欒樹一般采用大田育苗。播種地要土壤疏松透氣,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具一定的肥力,無地下害蟲和病菌。春季播種的,其播種地好在秋冬翻耕1遍至3遍,以促進土壤風(fēng)化,蓄水保墑,消滅雜草和病蟲;整地要平整、精細,對干旱少雨地區(qū)播種前宜灌好底水。欒樹種子的發(fā)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克至100克。采用闊幅條播,既利于幼苗通風(fēng)透光,又便于管理。種子播種后,覆一層1厘米至2厘米厚的疏松細碎土,以防種子干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然后,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板結(jié)。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及時分批撒除覆蓋物。
在覆蓋物撤除以后,要及時搭棚遮陰。遮陰時間、遮陰度應(yīng)視當(dāng)時當(dāng)?shù)氐臍鉁睾蜌夂驐l件而定,以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zhì)化程度。
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厘米至10厘米高時要間苗,每平方米留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yōu),間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jié)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幼苗分布均勻。
潢川縣繼紅花木種植合作社,主營綠化工程苗木,規(guī)格貨源充足。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