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杜英杯苗廠家,朝陽杜英杯苗,石柱供應杜英杯苗,江寧區(qū)杜英杯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常綠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圓錐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播種管理、苗床管理
春播應在3—4月進行。播種方式采用撒播,用手均勻撒施,種子不能重疊。播種后篩火燒土覆蓋,覆土宜薄,直到看不見種子為好。然后用稻草覆蓋畦面,后用蓮花桶均勻澆足水。秋冬播種子可隨采隨播,不進行催芽處理。播種后,晴天每天早晚用蓮花桶均勻澆水各1次,保持土壤適度濕潤,不積水。陰天觀察土壤情況而決定是否澆水。播種后15d左右,當20%以上的種子子葉出后,要及時揭去覆蓋的稻草,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溶液均勻噴霧1次,隔15d再噴霧1次。
山杜英從播種到子葉出土需要經(jīng)歷1個月左右的時間,種子子葉出土后,要早間苗,確保小苗移植的成活率。第1次間苗要在苗高4~5cm時進行,去掉弱苗保存強苗。山杜英種子子葉出土后,晴天每天早晚用蓮花桶均勻澆水各1次,陰天觀察土壤情況而決定是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天發(fā)現(xiàn)有積水,要及時排除。苗床期間有雜草要及時清除;有病蟲害要及時防治。
小苗移植管理
播種后,要整地配制營養(yǎng)土進行裝袋。營養(yǎng)袋規(guī)格10cm×15cm,營養(yǎng)土采用70%黃泥心土或園土、15%河沙、15%火燒土均勻混合。營養(yǎng)袋裝滿營養(yǎng)土,排列在整好的畦面,每畦:行放10~12袋,列放100袋。當75%以上的幼苗出土后,開始把幼苗移入營養(yǎng)袋,再用透光蔭網(wǎng)搭建蔭棚遮蔭。晴天每天用蓮花桶澆水1次。保持營養(yǎng)袋土壤濕潤不積水。移植成活后施0.5%復合肥水,每月1次。小苗上袋成活15d后拆除蔭棚,并及時清除雜草。
杜英園林用途
杜英明顯的特征是葉片在掉落前,高掛樹梢的紅葉,隨風徐徐飄搖,像小魚群鉆動般的動感,是觀葉賞樹時值得駐足停留欣賞的植物。材質(zhì)可作一般器具,種子油可做為潤滑劑,樹皮也可做染料,是非常適合做為住家庭園添景、綠化或觀賞樹種。
隨著城鎮(zhèn)建設(shè)的發(fā)展,改善環(huán)境、綠化美化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在城市綠化中,要想選擇成活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樹種,就充分利用優(yōu)良鄉(xiāng)土的樹種,這是由于鄉(xiāng)土樹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水土適應性。在閩南杜英可算是鄉(xiāng)土樹種中較的綠化樹種。秋冬至早春部分樹葉轉(zhuǎn)為緋紅色,紅綠相間,鮮艷悅目,加之生長迅速,易繁殖、移栽,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多作為行道樹、園景樹廣為栽種。
杜英在深秋季節(jié),有部分當年春季形成的葉片,在低溫霜凍的影響下,葉綠素轉(zhuǎn)化為花青素,葉片的綠色被花青素的紅色所遮蓋,呈現(xiàn)鮮艷的紅色。園林工作者把這種鮮艷的深紅色稱為“緋紅”。在眾多的綠葉中,有似紅色的花朵,初冬在周邊其他植物枯黃落葉中,這種“緋紅”與深綠相襯十分耀眼。具有觀賞價值。
行道樹
行道樹是指在道路兩旁成行的樹木,主要起遮蔭、綠化、美化、調(diào)節(jié)溫濕度的作用。一般要求葉片較大樹冠碩大,枝葉濃密,能遮擋人行道上的太陽光,如普遍種植的香樟、廣玉蘭、法國梧桐等均具有此功能。杜英則具分枝低、葉色濃艷、分枝緊湊、適合構(gòu)造綠籬墻的特點,用作行道樹更有一定優(yōu)勢。
降低噪聲
實踐證明,距住宅外墻8m處,采用杜英塑造生態(tài)屏障,高度≥10m,屏障長度≥150m,屏障厚度≥2 m,離污染源相距12 Ill左右,對防止塵垢污染,減輕或避免危害都具有明顯的作用。
苗圃建設(shè)
杜英幼苗期對外界刺激反應較大,不喜光照,喜歡陰濕環(huán)境。因此在育苗過程中,一定要科學選擇苗圃地。通常情況下,苗圃地應該選擇光照時間較短,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壤疏松,多孔,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耕作層深厚的旱地作為育苗地。播種之前要對育苗地進行全面的清理深翻,深翻深度控制在30~40cm,以打破犁底層為主。在清理過程中,要將苗圃地的雜草和石塊清理出去,并施入充足的底肥。一般情況下,每畝追施餅肥100kg,磷肥6.7kg,完全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到3000kg。對于連續(xù)進行杜英育苗的苗圃地,每畝還應該添加硫酸亞鐵10~15kg,對苗圃地土壤進行全面消毒。施肥應該結(jié)合整地一起進行,將肥料混合均勻后,一起施入苗圃地,隨土壤深翻土壤下。苗圃地深耕細耙之后做床,苗床高20~25cm,寬120cm,苗床之間還應該預留步道,步道寬30cm。
全國杜英杯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