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杜鵑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它們在秋季凋落,一般凋落前已轉(zhuǎn)為黃色。另外一些葉片在初夏生長。它們比起春天生長的葉片來得更厚、更小、更強韌,顏色也更深。它們密集于枝頭。除掉像印蒂卡杜鵑(R.indicum,意譯為藍花杜鵑)可一直持續(xù)三年外,它們一般在來年春天落葉。在冬季,它們通常轉(zhuǎn)為微紅色。若是天氣實在很冷,絕大多數(shù)就會掉落。
試圖用歸類法來理清自然的大混亂。不可避免的,這個過程常常遇到各種邏輯混亂。也許就是因為其中的一種混亂,常綠杜鵑與落葉杜鵑被混在了一起,用了同一個名稱。但是杜鵑花azalea這個名稱的廣泛使用在林奈(Linnaeus,瑞典植物學家,發(fā)明了系統(tǒng)歸類法)就已經(jīng)確定下來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