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湖北小杯紅葉石楠,紅葉石楠園林綠化,黃岡紅葉石楠,湖北紅葉石楠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插穗應該選擇生長健壯,生長期在一年左右的枝條,也就是說在新梢上的紅色葉子開始變?yōu)榫G色時就可以把它剪下來作為插穗使用了,插穗的長度大約在5厘米到8厘米之間,一定要保留好枝條上的頂芽,將大一點的葉子留下一小半,小點的葉子保留一大半比較合適,除此之外還要插穗切口平整光滑。
紅葉石楠生長環(huán)境
紅葉石楠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生長良好。但是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為鮮艷。同時,它也有的抗陰能力和抗干旱能力。但是不抗水濕。紅葉石楠抗鹽堿性較好,耐修剪,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生長于各種土壤中,很容易移植成株。紅葉石楠耐瘠薄,適合在微酸性的土質中生長,尤喜砂質土壤,但是在紅壤或黃壤中也可以正常生長;紅葉石楠對于氣候以及氣溫的要求比較寬松,能夠抵抗低溫的環(huán)境。
紅葉石楠做行道樹,其桿立如火把;做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tài),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常見的有紅羅賓和紅唇兩個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艷奪目,觀賞性更佳。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艷麗持久,生機。在夏季高溫時節(jié),葉片轉為亮綠色,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和嫩葉而得名。
紅葉石楠病蟲防治
葉斑病
主要危害:葉和莖。葉片受害時,先出現(xiàn)褐色小點,以后逐漸擴大發(fā)展成多角病斑。病斑在葉片正面為紅褐色,背面為黃褐色,病害嚴重時,病斑可連成塊,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冬、春季節(jié)結合撫育管理,集中清掃落葉,消滅越冬病源;3月及6月初每10-15天噴灑一次1%等量式波爾多液預防,發(fā)病時可用50%多菌靈300-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300-400倍液防治。
灰霉病
灰霉病是由引起的一類病害,低溫、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容易流行。
主要危害:紅葉石楠的嫩枝、幼莖、葉片、花和果實等多種。病斑初為水漬狀小點,隨后擴展成灰色大斑,并具不規(guī)則輪狀,后染病部位滿布灰色霉層,直至壞死或腐爛。
防治措施:平時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排除積水,降低濕度,清楚病殘體;雨季來臨之前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預防,發(fā)病期則可用50%代森鋅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
插穗剪好后,要注意保濕,盡量隨剪隨插。扦插前,切口用生根劑處理,以加快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扦插深度以3厘米為宜,密度為每平方米400株。插好后立即澆透水,葉面用多菌靈和炭疽福美混合液噴灑。
扦插后要經常檢查苗床,基質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95%以上,棚內溫度控制在38℃以下,如溫度過高,則應噴霧降溫。從扦插到生根發(fā)芽之前都要遮陰。
15天后,部分插條開始發(fā)根,應適當降低基質含水量,一般保持在40%左右。當50%以上的插條開始生根后,可逐步打開膜通風,遮陰透光率為50%左右。
當穗條全部發(fā)根且50%以上發(fā)葉后,逐步除去大棚的遮陰網和薄膜,開始煉苗??山Y合噴施葉面肥或施低濃度水溶性化肥,以促進扦插苗健壯生長。
紅葉石楠為綠籬布景的重要的綠化植物,也是制作盆景的珍貴樹種。栽植頭年,在主桿的挑選留取2個對生枝,做為一層的骨干枝;次年,在新的主桿上再選擇性地留2個側枝短截先端,用于做為二層的骨干枝。待所述五個骨干枝后,便產生疏朗骨架。接著可依據(jù)綠籬和盆景的要求造型設計。造型設計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是,這時枝條較柔軟,易彎折;剪修宜春季開展。紅葉石楠萌發(fā)力雖強,但“無葉則不發(fā)”,因而不論是造型設計或是平時剪修,對不完成的枝干可選用“逐段留葉,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滑發(fā)芽完成。生產上還常剪修工式球形,具體做法是:1年中反反復復數(shù)次開展外露枝剪修,便于紅葉石楠產生豐滿的球形樹,與此同時及時性裁掉樹干內的病蟲枝、細弱枝和太密枝。
紅葉石楠球造型設計時,生長期內可開展數(shù)次剪修以保持形狀。通??稍谌?、6月、九月份分別開展3次剪修。三月強剪,塑造出優(yōu)良的觀賞樹形;6月可剪去一部分新芽;九月份裁掉徒長枝。在生長發(fā)育2年后的長枝上短枝多,花芽也多,依據(jù)造型設計的需用,裁掉長枝先端,留其基部二十~三十厘米就可以,以控制紅葉石楠樹形。經幾回剪修整形,逐步形成球形。平常應隨時隨地裁掉徒長枝、太密枝、枯樹枝,便于枝條粗壯、葉片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