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廣東2公分杜英,上海杜英,湖北1米高杜英,云南1公分杜英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植樹造林
山杜英的造林地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地紅壤、紅黃壤。坡度較大的山坡地采用條墾挖穴,緩坡地可進行全刈穴墾整地。一年生苗造林挖穴規(guī)格0.4m×0.4m×0.3m,株行距2m×2m×3m,造林密度1650~2500株·hm-2。在2~3月份選擇陰雨天氣,隨起苗隨栽,盡量減少苗木運輸時間,栽植時要嚴格掌握苗正、根舒、深栽、打緊等技術(shù)要點,同時,剪去2/3以上的枝、葉,以減少植株水份蒸發(fā),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的管理是成活、成林的關(guān)鍵,5月中、下旬要進行除草和植株培土一次。7~9月間應(yīng)撫育2次,有條件的地方,7月份撫育后,每株施尿素或復(fù)合肥15~25g一次。第二年6~8月各撫育一次,并酌情施肥一次。幼苗生長期要注意適當修枝,以提高樹冠優(yōu)勢。
原產(chǎn)長江中下游以南至華南地區(qū),越南也有分布,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于酸性之黃壤和紅黃壤山區(qū),若在平原栽培,排水良好,根系發(fā)達,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偏快,對二氧化硫的較強的抗性。
杜英種植技術(shù)和管理方法 苗期管理 施肥:苗木生長初期,每隔半月施濃度3%-5%稀薄人糞尿。5月中旬以后可用1%過磷酸鈣或0.2%的尿素溶液澆施。
除草:可用50%乙草胺1200毫升/公頃和12.5蓋草能600毫升/公頃間替45天交替噴霧。
水分管理:梅雨季節(jié)應(yīng)做好清溝排水工作;干旱季節(jié)應(yīng)作好灌溉工作。
間苗:生長盛期(6月中旬以后),應(yīng)分期分批做好間苗工作,7月下旬做好定苗工作,保留30株-40株/平方米,在立秋前半個月停施氮肥。9月中旬-11月中旬,可每隔10天噴一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2%的硼沙溶液,交替噴施2次-3次即可,以促使苗木提高木質(zhì)化。一般一年苗可以生長到50厘米左右高。
生長習(xí)性:
尖葉杜英分布于中國云南南部、廣東和海南,中南半島及馬來西亞也有分布;見于低海拔的山谷。它樹冠圓整,紅綠相間,抗風(fēng)性強,在園林、路口、林緣等種植,它是一種暖地樹種,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快,喜歡酸性的土壤,不過要求土質(zhì)的排水性要好,不然容易出現(xiàn)爛根、不易成活;在栽培時可以采取先育種育苗,然后再移植的方式進行栽培。
扦插繁殖
夏初從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的嫩枝剪取插穗,長約10~12cm,將基部浸泡在藥液中2~4h。藥液一般選擇100mg/kg的NAA或濃度為50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將其扦插在由河沙或蛭石的基質(zhì)上,制作薄膜拱棚降溫保濕。通常無需噴水,隔7d施1次0.1%高錳酸鉀液,避免腐爛。
栽培技術(shù)
在苗期內(nèi),15d施肥1次,選擇3%~5%稀薄人糞尿,待5月中旬后改為0.2%尿素溶液或1%過磷酸鈣溶液。除草劑采用50%乙草胺,用量為1200mL/hm
杜英經(jīng)濟用途
①樹皮可作染料。
②果實可食用。
③從種子中提取油脂可生產(chǎn)肥皂與潤滑油。
④根部可入藥,性辛溫,有消腫散瘀的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損傷。
⑤材質(zhì)可作一般器具,木材為栽培香菇的良好段木。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