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天鵝絨紫薇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裸根移栽,好的季節(jié)在秋季落葉后至次年的春季期間,把紫薇的樹根進行修剪,之后放在碧護,托布津,泥漿配比好的溶液中浸泡2分鐘,之后種植前,按照之前程序,平整土地,施加農(nóng)家肥和復合肥來增加土壤的肥力,種植株行距可以1.2m高定植苗為例定植,按1m*1.2m株行距可定植3-4年,澆透水。
天鵝絨紫薇是喜水喜肥喜光的千屈菜科花灌木,所以天鵝絨紫薇對于水的要求是大水,不干不澆,澆水要澆透;天鵝絨紫薇在大肥的條件下長得快,春季偏施氮肥,復合肥混合使用,秋季落葉周偏施磷鉀肥,提高其木質(zhì)化程度,提高其抗性,便于過冬,底肥之前已經(jīng)提過,小苗葉面肥以三十烷醇,稀施美為主,大苗葉面肥以磷酸二氫鉀,稀施美為主,一個季度施加2-3次即可,主要以沼液為主,每天一次,若沒有沼液,用尿素按1:500配比噴施;在正常條件下,天鵝絨紫薇一年可生長1.5-2公分,長勢快,耐低溫可達零下22.2度。
灌木形整形:灌木形在冬季定干,選擇分布合理的3-5個枝條為主干,在離地50-60cm處截干,促發(fā)分枝,春季通過抹芽每個主干保留3-4個分枝作層側(cè)枝,休眠期修剪中短截,形成基本骨架。培大苗修剪:紫薇定干后,每年休眠期,剪除枯枝、病枝、并列、內(nèi)生枝后,短截當年生各級主側(cè)枝,主枝延長枝留側(cè)芽輕剪,一般兩年左右交叉留芽,使主枝延長枝曲折發(fā)展。
主枝上側(cè)枝應選定長勢適中,方向適宜枝條,使主枝與各級主側(cè)枝分布合理,上下幾層錯落、優(yōu)雅有序,側(cè)枝修剪定干一般留外芽,以利擴大樹冠。春季萌芽后,注意及時抹去過密或直立新梢。自然開心形的,可逐步提高分枝高度,培養(yǎng)高干紫薇。盡量減少開花和結果,有利養(yǎng)分積累。對基部萌蘗一般應及時剪除,紫微枝條能相互粘和,苗圃栽培中常利用這點將基部萌蘗枝纏繞在主干上,幾年后與主干愈合達到快速增粗的效果,甚至可以做一些如花瓶、屏風等的造型。
紫薇復壯及高接換頭的修剪,許多苗圃用老紫薇用于培養(yǎng)大規(guī)格綠化用苗。由于老紫薇樹冠較大,加上起掘、包扎、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的影響,對根部損傷較大,相應的對上部枝條修剪較重。常在3-6年生枝組的分枝處,對骨干枝進行回縮短截修剪,有些甚至重剪至主干。紫薇枝干上的隱芽多且壽命長,通過重剪刺激,使?jié)摲砍樯轮Α?br/>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cè)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花色玫紅、大紅、深粉紅、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紫薇其喜暖濕氣候,喜光,略耐陰,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好生于略有濕氣之地,亦耐干旱,忌澇,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性喜溫暖,而能抗寒,萌蘗性強。紫薇還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氯氣的抗性較強。 半陰生,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zhì)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