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石雕曾子雕像石雕曾子像
產品別名 |
漢白玉曾子雕像,石雕曾子像,漢白玉雕像曾子,曾子漢白玉雕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地 |
河北 |
材質 |
漢白玉 |
工藝 |
雕刻 |
適用場景 |
廣場 |
造型 |
人物 |
制作方法 |
機械 |
黃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禹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個世襲王朝夏朝,國號夏后氏。[6]夏朝建都于陽城,即今河南登封縣的東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國,曾姓自此發(fā)源。鄫國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國滅。太子巫出奔魯國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鄫”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玄孫即曾子。[6]
師從孔子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6]
曾參全身像
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曾參,常隨父學詩書,有“伏案苦讀”之說。公元前492年(魯哀公三年),“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歸,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保ㄒ姟痘茨献印罚6]
公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十六歲的曾參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zhèn)?。[6]
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孔子的高才弟子顏回病故,曾參就成了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6]
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孔子呼而告之,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孔子親以《大學》授曾參。[6]
孔子托孤
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曾參二十七歲。是年,孔子卒,終年七十三歲。曾參若父喪而無服,守孔子墓。孔子臨終將其孫(孔鯉之遺孤)子思托付于曾參。[6]
公元前476年(魯哀公十九年)曾參三十歲。三年守墓過后,孔門弟子子夏、子游、子張認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當孔子來事奉,強叫曾參同意。曾參拒絕說:“這樣做不可。老師的德行像長江的水洗過,像秋天的陽光曬過,清凈潔白,無以復加,怎么只求面貌像似呢?”(見《孟子·滕文公上》)[6]
公元前475年(魯哀公二十年)曾參三十一歲。父病故時,曾參“淚如涌泉,水漿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讀喪禮則泣下沾襟”(見《禮記》)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