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藍豐園藝場圖紅樹莓樹莓
樹莓成熟后的采摘工作 樹莓成熟后的采摘工作很重要,我們需要注意很多細節(jié),防止不必要的損失。由于樹莓的鮮果保鮮能力差,所以及時采收,并要及時做好保鮮處理。充分成熟的漿果具有特的風味、香氣和色澤,如采收晚了漿果變色,很容易霉爛變質;如采收過早,果皮發(fā)硬,果肉發(fā)酸果味差,口感不好。因此,適時采收。正確地掌握成熟時間是適時采收的關鍵。樹莓漿果成熟時的特征因種類、品種的不同而有差異,極為顯著的特征是著色。 大家知道什么顏色的樹莓正適合采摘嗎,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紅樹莓漿果表面由綠色逐漸變白,由白色變成紅色至深紅色,并具有光澤;黃樹莓漿果則由白色變成黃色、樹莓漿果初時為綠色轉成紅色進而再成為紅黑色至黑色或藍黑色,表面光澤比紅樹莓更發(fā)亮。據(jù)此,可以正確地掌握適宜的采收期。在充分成熟前采收的漿果貨架期,要比充分成熟或過熟的漿果貨架期長。所以,在采收上嚴格地區(qū)分開來。對于鮮食上市或要長途運輸?shù)?,在充分成熟前時采收,而且要打好包裝。如果進行加工和就地上市,可以在充分成熟時采收。 樹莓苗的培育方法 樹莓均用營養(yǎng)繁殖法。目前多采用分株、扦插和壓條法進行繁殖。 扦插法 樹莓根系容易發(fā)生不定芽,在秋季挖掘根蘗苗時,把帶有芽的根(俗稱根條)挖出,或單在距母株60厘米以外挖根,選出帶有芽的根段,根條粗度要求約為0.6-1厘米, 根段上部有穿,剪留15-20厘米長。將剪好的根條按一定數(shù)量扎捆,埋在窖內濕沙中貯藏。次年春季,在苗圃內挖10厘米深溝,將根條平放在溝底,然后用松散而肥沃的土把溝填平,充分澆水,再撒一層疏松的土。到秋季便可成苗。 黑樹霉可用枝梢扦插法繁殖。將黑樹霉的1年生枝剪下,約40厘米截成一段,在畦池里進行扦插。扦插時先將插條的一端插入土中10厘米,然后將另一端也插入土中10厘米,使插條在地面呈弓形。插條發(fā)根后,即可從中間剪斷,變成兩株小苗。在較好管理條件下,當年秋即可成苗出圃。 樹莓的分布與用途 樹莓作為新一代的營養(yǎng)水果而被人們俗知,只是由于樹莓的開發(fā)研究還在進一步當中,所以對樹莓的認識相對比較少,下面就從樹莓的分布與用途上為大家作下簡單介紹。 樹莓又名木莓,在東北地區(qū)俗稱托盤、馬林果、覆盆子等,為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落葉果樹,小灌木。樹莓原產歐洲、亞洲、美洲,分布于寒帶及溫帶各國。我國約有200種,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以黑龍江栽培多。大規(guī)模的經濟裁培區(qū)主要在波蘭、前南斯拉夫、蘇格蘭、前蘇聯(lián),美國、加拿大等地。我國目前栽培的樹莓品種多由外國引進。樹莓喜光、喜冷涼氣候,耐貧瘠,較耐寒而不耐旱,適應性廣,抗病蟲害能力強,對栽培管理要求不嚴。只有結果早,收益快、果實風味佳等特點。樹莓漿果營養(yǎng)豐富,果實具有特香味和天然色素,所含各種成分易被人體吸收,而且具有及增強抗病力的作用。其糖含量與蘋果、梨、柑橘三大水果相似;氨基酸含量蘋果、葡萄;富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C;其抗衰老物質SOD及物質(鞣化酸)含量現(xiàn)有的任何栽培及水果。其根、莖、葉也都有功效,在食品、化妝、保健等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 樹莓的營養(yǎng)高,用途廣,在食品行業(yè)都很受歡迎。隨著人們對飲食和健康的重視,樹莓的發(fā)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廣。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