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枝香單叢茶批發(fā)
產(chǎn)品名稱 |
廣州黃枝香單叢茶批發(fā) |
面向地區(qū) |
|
原產(chǎn)地 |
廣東 |
廣州黃枝香單叢茶批發(fā) 手機/: 聯(lián)系人:游經(jīng)理
黃枝香單叢茶有宋茶 ,宋種黃茶香 ,大白葉單叢茶 ,宋種二號 ,棕蓑挾單叢茶 ,海底撈針單叢茶 ,團樹葉單叢茶 等種類。
宋種二號 : 宋種二號,又名宋種仔單叢茶。系烏崠中心寅村的老宋茶大草棚單叢茶(1928年枯死),自然雜交的后代,故名。 生長在坐西南向東北的山坡,海拔高度950米的鳳凰大庵村村后的茶園里。該茶樹自1660~1952年為鳳凰太平寺的固定財產(chǎn)。1952年土地改革時間,分配給貧農(nóng)黃勇,1958年~1980年為大庵生產(chǎn)隊集體所有,1980年起由黃娘慶管理,1988年~2000年由黃愛國管理,2001年至現(xiàn)在由黃保國管理。 該樹系有性繁殖植株,樹齡347年,樹高5.56米,樹姿開張,樹冠5.6×6.5米,主干因客土后不明顯,接近地面有六大分椏,分枝密度中等。中片上斜狀著生,葉形長橢圓,葉長7.8厘米,寬3.7厘米,葉面平滑,葉色深綠有光澤,葉質(zhì)中等,葉身平展,葉脈9對,葉尖鈍尖,葉緣微波狀,有24對細、淺、鈍的葉齒。育芽能力較強。春芽萌發(fā)在春分,春茶采摘期在谷雨后,發(fā)芽密度較密,芽色淺綠,有少量茸毛。新梢長12厘米,著生片數(shù)3-4片,節(jié)間長3厘米,每年新梢生長2輪次,10月起為新梢休止期。盛花期11月中旬,花冠直徑3.2~3.8厘米,花朵120~130枚,柱頭分3叉。果實多為2籽。 2007年春茶產(chǎn)量13.2市斤,每市斤6000元。
品質(zhì)特點:條索緊卷、壯直,色澤黑褐油潤。具有桔子花香,香氣高銳,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鮮爽,山韻味農(nóng)且持久,回甘力強,耐泡。
由于該株系的抗逆性適應(yīng)性較強,鳳凰鎮(zhèn)大力繁育、種植,目前產(chǎn)量較多。
棕蓑挾單叢茶 :棕蓑挾單叢茶,又名通天香,一代天驕,茶。
傳說150年前的一天,烏崠村中心寅村三姑娘采摘人茶期間,驟雨傾盆而至,她使用防雨具棕蓑包挾茶籃,保護采摘下的茶葉,回家后精工制作出形、色、香、味俱佳的單叢茶,賣得一個好價錢,她心靈手巧制作出好茶,博得人們的稱贊,故將成品茶和該茶樹取名“棕蓑挾”。兩后后,其父烘培茶葉不慎引起火災(zāi)被燒死,財產(chǎn)燒光,茶園被財主占去,三姑娘因欠債逃走他鄉(xiāng)。1952年,烏崠楚地厝村人文永集領(lǐng)到土改隊分給他的茶園和山林,其中就有“棕蓑挾”單叢茶。1955年春茶季節(jié),他殷“棕蓑挾”的鮮葉精工制作,茶香十分濃郁,陣陣飄向天空,故稱“通天香”。
宋種黃茶香 :宋種黃茶香單叢茶因成茶的香味似黃茶而得名。生長在海拔1160米的烏崠李仔坪村中厝的左上方茶園里,據(jù)說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村民李氏從鳳凰水仙群體品種的自然雜交后代中單株選育出來的。有性繁殖植株。由于歷來不重視修剪、養(yǎng)蓬,任其生長,因此,樹勢直立,樹高6.28米,是當今鳳凰茶區(qū)高的一株茶樹,樹姿半張開,樹冠6×5.3米,地面徑周長1.3米,低分椏離地面35厘米,分枝密度中等,上部枝條有少數(shù)枯萎。每年新梢二輪次,春茶產(chǎn)量為5市斤左右,占全年產(chǎn)量80%以上。
廣州黃枝香單叢茶批發(fā) 手機/: 聯(lián)系人:游經(jīng)理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