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龍燈青枯立枯,青枯病藥,青枯立枯,番茄青枯病治愈 |
面向地區(qū) |
品牌 |
龍燈生物 |
|
用途 |
葉面肥 |
生產廠家 |
河南省龍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分 |
2 |
新奇創(chuàng)意項目 |
報名 |
主要成分 |
有效活菌數(shù) |
外觀 |
水溶 |
適用范圍 |
青枯病作物均可使用 |
番茄青枯病的發(fā)病癥狀,番茄青枯病的發(fā)病條件,番茄青枯病的治療方法,如何預防番茄青枯病的發(fā)生。
青枯病癥狀:
初,地上部分未見任何異?,F(xiàn)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機,整個地上部均枯萎。陰天和早晚有所恢復,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癥狀,這一過程進展十分迅猛。植株的細根褐變,不久開始腐爛并消失。切開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莖,可以發(fā)現(xiàn)維管束微有褐變,并從該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濁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癥狀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莖葉仍保持綠色。病莖的褐變部位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溫高濕、重茬連作、地洼土黏、田間積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況下,該病容易發(fā)生。
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是一種會導致全株萎蔫的細菌性病害,多在開花結果期開始發(fā)病,先是葉片萎蔫下垂,后下部葉片凋萎,中部葉片后凋萎。也有一側葉片先枯萎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的。發(fā)病后,如氣溫較低、陰雨或土壤含水量較高時,病株可持續(xù)1周后枯死,單葉片仍保持綠色或稍淡,故稱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病原細菌主要隨病殘體在田間或馬鈴薯塊上越冬,無寄主時,病菌可在土中生活長達14個月,成為該病主要初侵染源。該菌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及農具傳播。病菌從根部或莖部傷口侵入,在植株體內的擴展,造成導管堵塞及細胞中毒。
番茄青枯病病菌喜高溫、高濕、偏酸性環(huán)境,發(fā)病適氣候條件為溫度30~37℃,適PH值為6.6。土壤含水量超過25%時,植株生長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轉晴發(fā)病重。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主要發(fā)病盛期為6~10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結果中后期。
常年連作、排水不暢、通風不良、土壤偏酸、鈣磷缺乏、管理粗放、田間濕度大的田塊發(fā)病較重。年度間梅雨多雨、夏秋高溫多雨的年份發(fā)病重。
重茬種植的番茄易發(fā)青枯病,一般規(guī)律是定植時植株帶菌或土傳病菌開始侵染,經過一兩個月的病菌侵染過程,至番茄開花、結果期植株力低,發(fā)病條件適宜時開始顯癥。
防治措施: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應該在加強綜合管理(輪作種植、抗病種苗、增施有機肥等)的基礎上做好早防早治、重病重治、殺菌營養(yǎng)同步的工作,在見癥治癥時要特別注重用藥時機、用藥量、用藥方式,從根本上防治番茄青枯病。
青枯病的傳統(tǒng)防治觀念是以灌根為主,但是藥液要下滲,應該在灌根前清水澆地兩分鐘,讓土壤濕潤,有利于藥物下滲,接著沖施多粘芽孢桿菌·青枯立枯,中農大土傳多年研發(fā),根據(jù)土壤青枯立枯發(fā)病規(guī)律,采用以菌克菌,生物滅菌技術,加入枯草、地衣、中生、多粘桿,進口原料,科學組配,菌群密集,縱橫傳播,抑制土傳病菌滋生,修復根部細胞,激發(fā)細胞壁的活性,加速根部與益生菌的結合,使根部自身產生抗體,增加植物酶的活性,抑制青枯立枯重復感染,使作物不易產生抗性。
灌完根后,緊接著清水沖兩分鐘,目的是把藥往土壤深層壓,更深層次殺滅土壤根系的病菌,讓根部快速吸收,殺滅維管束及根系的病菌,起到快速殺菌、的作用,但是植物根部每天吸收的藥液是有限的,所以需要結合葉面肥噴施,在重癥時連續(xù)多日每天噴霧一次。
使用方法:
預防:本品每組兌水15-25公斤,預防可噴500-700m2,均勻噴霧,防效佳。
治療:本品每組兌水15-18公斤,可噴300-360m2,均勻噴霧,防效佳。
以上就是對番茄青枯病的解決方案,多粘芽孢桿菌·青枯立枯廣受各大農戶好評,請放心使用。如需咨詢,小編24小時在線為您解答!辛苦了,農戶朋友們,感謝您的閱讀!
河南省龍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年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