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臺灣中正秋拍展示—清江造光緒元寶錯版bi壹組
服務項目 |
瓷器,玉器,錢幣,字畫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藏品名稱:清江造光緒元寶錯版bi壹組
規(guī)格: 總重14.4g
說 明:
稀世的清江省造光緒元寶: —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904年~1906年),漕督奏準,江蘇省清江浦造,名為(清江銅元局)。當時鑄造錢幣材料有“紅銅”、“黃銅”兩種,幣文有“光緒元寶”和基地“淮”字大清銅幣兩大類。光緒三十一年頭鑄“光緒元寶”樣幣,幣面上書“清江銅元局開鑄”,背為飛龍圖,因正、不和均無滿文,違背大清規(guī)矩未獲同意,故遺存極稀有。清未銅元只冠地名而無省名者,唯清江銅元也!光緒三十二年七月,清江銅元局被裁撤停鑄,并入江南造幣廠。而且本枚錢幣還是錯版bi,價值。由于清江省造光緒元寶十分,因為從鑄造錢幣的清江造,它的的一個鑄造時間才有短短一年多,故此,它的一個存世量也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的的減少,它的價格早在2013年突破300多萬價格!如今在拍賣場上都難的見到它的身影!
清江古名清江浦,屬于淮陰縣轄,位于南運河中段沿岸,是當時南北水運的樞紐。本文圖中的清江造當制錢十文光緒元寶是來自浙江的一位藏家所提供的實物照片
此組珍品錢幣為清江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元錯版bi,正面珠圈內(nèi)為“光緒元寶”四字,外環(huán)珠圈,上緣滿文“光緒元寶”,下緣“當制錢十文”,兩側(cè)邊緣分列“清江”兩字,背面中央為飛龍圖及珠圈,龍紋有45度的偏移。上緣英文紀地“TSING-KIANG”,下緣英文紀值“TEN CASH”。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此組錢幣包漿入骨,發(fā)色自然,字體清晰,錯位明顯,市面,具有歷史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