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內容部分,我歸納為:產品簡介、主要職責和工作成果。,產品簡介,讓面試官快速了解產品是做什么的。有些人寫了一大段項目介紹,還很難讓人明白項目是干嘛的,這屬于文字表達能力不過關。為了幫你言簡意賅寫出來,我總結出一句話:為誰(用戶/客戶),提供什么功能/服務,解決什么問題(創(chuàng)造什么價值)。
如果你在校期間做過與應聘職位相關性較大或水平高的項目,獲得過別的獎項則需寫上。這說明你比同階段的人。例如,學業(yè)成績前x%,在xx期刊發(fā)表論文x篇、獲得xx專利,獲國家/校級獎學金x次,xx比賽xx獎等。
常有朋友問我要不要加作品。我建議,有好的作品,當然要加上。作品是實踐結果,更能體現你的能力水平。什么東西能拿來當做作品呢?提供幾個參考:已上線的產品、競品分析、產品研究報告、產品需求文檔、畫過的原型、寫過相關領域文章等。作品也要挑能體現自己產品能力,與崗位匹配的。簡歷上寫作品名稱和鏈接即可。記得用可在線訪問的鏈接,別讓面試官去下載。
后,為了方便招聘方閱讀,建議簡歷文件名寫上核心信息,比如,xxx個人簡歷_x年產品經驗_應聘產品經理;簡歷文件格式用PDF或Word文檔,別用圖片。至此,簡歷制作才算告一段落。
投遞簡歷后,如果能收到邀約面試,說明簡歷匹配度過關,但不代表完全沒問題。面試中,面試官會進一步分析你是否合適,尤其對簡歷上的亮點和疑點進行深挖確認。面試是一門學問,決定了你能否拿到Offer,我之前寫過系列文章(見文末),這里就不贅述。
從投遞到面試,這個過程如何驗證與復盤呢?,看投了多少家公司,進入面試的有多少,面試邀約率能反映我們的經驗能力與簡歷質量。盡可能與招聘方取得聯(lián)系,詢問反饋。比如在BOSS直聘聊,或者發(fā)郵件咨詢等。
其次,根據面試過程和結果的反饋,確認驗證。比如面試官對哪個經歷或產品感興趣、認可度高,問得多的是哪方面。觀察面試官的反應,他看簡歷的表情,能看出是感興趣、好奇還是懷疑。
結合這些信息,思考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沒做好,分析是簡歷問題,還是自身經驗能力問題,根本原因是什么。簡歷問題,則優(yōu)化簡歷內容;自身問題,只能趕緊學習、實踐提升能力。
尤其是在大公司,一份簡歷往往要闖過3關,才能成為進入面試的種子選手。
而這三關,每一關都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就像我們玩游戲,只有達成了相應條件,才能成功解鎖下一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該怎么制定不同關卡的通關策略。
你有,自動進入下一關;你沒有,就會被機器拒之門外。就像你去相親,有一個自己挑選的底線,符合這些條件的人才可以聊一聊,崗位的硬性條件同理。
這關怎么過?很簡單,鑰匙就藏在崗位JD里,你只需要仔細閱讀把它挑出來即可。舉個例子:
在這份JD里,硬性條件就是「本科畢業(yè)」、「有1年以上內容運營/渠道運營相關工作經驗」。你也可以通過職位底部的「關鍵字」,來幫助自己更好識別硬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