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犧牲自己才能幫助別人的人,力量極為有限,往往幫了別人自己也要別人幫了。反之,一個懂得愛護的人,會在自己不傷元氣的情況下幫人,為的是使自己有能力再幫更多的人,同時自己還可繼續(xù)成長、壯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往往習慣用恐懼、羞愧感和犯罪感去推動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這樣容易使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能力不足、不能控制情況、沒有做正常人的資格等,因而沒有自信。
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從錯誤中獲得智慧,從而改正。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因為一點兒錯誤就跟孩子大發(fā)雷霆、大動干戈,這樣只會給孩子帶去傷痛。因此,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切不可魯葬,用壞情緒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