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積式壓縮機中,每經過一次工作腔壓縮后,氣體便進入冷卻器中進行一次冷卻,這成為一“級”。而在動力式壓縮機中,往往經過兩次或兩次以上葉輪壓縮后,才進入冷卻器進行冷卻,把每進行一次冷卻的數個壓縮“級”合稱為一個“段” 。在日本把容積式壓縮機的“級”稱為“段”,中國個別地區(qū)、個別文獻受此影響,也把“級”稱為“段”。
表壓與絕壓
①用壓力表測得的壓力為表壓力,它是容器內的壓力與當地的大氣壓之差,是以大氣壓力為零點測得的壓力,用P(G)表示。
②以真空為零點的壓力我們稱為壓力,是容器內的壓力與當地大氣壓之和,用P(A)表示。
表壓與絕壓的關系:表壓+大氣壓=絕壓
通常在壓縮機銘牌上給出的排氣壓力為表壓力。
壓縮方法
Ⅰ等溫壓縮:氣體被壓縮時溫度始終保持恒定的壓縮方法 。
Ⅱ絕熱壓縮:既不加熱也不從外部取走熱量的絕熱狀態(tài)下的壓縮方法 。
Ⅲ多邊曲線壓縮(實際使用的壓縮方法):它是把產生的一部分熱放散、與外部有熱交換的、與等溫壓縮及絕熱壓縮不同的壓縮方法。
容積流量在中國又被稱為排氣量或銘牌流量。通俗的講在所要求的排氣壓力下,空壓機單位時間內排出的氣體容積,折算到進氣狀態(tài),也即級進氣接管處的吸氣壓力與吸氣溫度和濕度時的容積值。也就是吸氣的容積.按國家標準,空壓機的實際排氣量為標稱流量的±5%時均為合格。如果轉速沒有變化,壓力變化理論上不影響排氣量,具體說,影響容積流量,不影響質量流量。因為我們一般所說的排氣量是指進氣流量,所以是沒有變化的。
海拔高度:
按海平面垂直向上衡量,海拔只不過是指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在壓縮機工程方面是個重要因素,因為海拔高度越高,空氣變得越稀薄,壓力變得越低 。
既然高海拔上的空氣比較稀薄,那么電動機的冷卻效果就比較差,這使得標準電動機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內運行。
在空壓機操作前,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1.保持油池中潤滑油在標尺范圍內,空壓機操作前應檢查注油器內的油量不應低于刻度線值 。
2.檢查各運動部位是否靈活,各聯接部位是否緊固,潤滑系統是否正常,電機及電器控制設備是否安全可靠 。
3.空壓機操作前應檢查防護裝置及安全附件是否完好 。
4.檢查排氣管路是否暢通 。
5.接通水源,打開各進水閥,使冷卻水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