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傅抱石作品一共成交170件,拍賣總價格高達1075300000元人民幣。傅抱石先生我們都不陌生,早先留學日本,隨后又回國任教,他的作品題材從山水畫到人物無不涉及,給后人留下了諸多作品和他對中國畫研究而成的著作。在剛過過去不久的北京保利擺賣會上,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1.87億元成交,相信又將刷新自己作品價格的記錄。
五來一大千。在中國書畫近現代書畫板塊中,張大千是位于收藏序列,市場價值透明、學術定位清晰,尤其是張大千中年旅居海外,而后定居臺灣,海外有相當數量力作,這使得張大千作品得到國內外市場的。在2022年,張大千潑彩作品的表現十分驚人,《秋曦圖》、《春云曉靄》等潑彩作品受到了藏家們的熱捧,并分別拍出了1.955億元人民幣及2.146億港元的天價。
李可染《萬山紅遍》
拍賣時間:2012年
成交價:2.9325億元人民幣
創(chuàng)作于1964年的《萬山紅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國近現代畫壇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該畫題材取毛澤東“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間,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宮內府朱砂,大膽嘗試用朱砂寫積墨山水,創(chuàng)作了“萬山紅遍”題材。據考證,“萬山紅遍”共有7幅存世。
張大千《桃源圖》
拍賣時間:2016年
成交價:2.71億港幣
《桃源圖》全幅高約七尺,上方幾近滿畫,以極厚重的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反復潑灑,層層堆疊。從該畫中可看出大千潑墨和潑彩的結合可謂駕輕就熟、爐火純青。畫面下方留白,近岸處醒以桃花數叢,嫣紅粉嫩,爛漫怒放,清香襲人,旁有漁翁釣艇,似入桃源之境,這樣的景象也是張大千畢生所求。
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
拍賣時間:2011年
成交價:2.668億元人民幣
《九州無事樂耕耘》是一幅農耕題材的作品,這種人與動物相結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鴻的創(chuàng)作中是極為少見的。此圖的題材、構圖、造型與任何古人的圖式完全不同,直接從生活對象出發(fā),以樸實的藝術語言表現對象的現實性和典型性,以呈現普通生活中所流露出的情味,以涵容大自然內在的生命律動。
我們都知道齊白石不僅是一位詩、書、畫、印四絕,連接傳統(tǒng)與現代藝術的巨匠,而且是真正從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一位大師,他成功地繼承和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揚了我國民族繪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齊白石是一位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并獲得“世界和平獎金”的中國畫家,也是受海外收藏家和學者關注與研究的一位中國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