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提醒大家,在使用鋰電池產(chǎn)品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電池過熱或短路等情況的發(fā)生。同時,對于廢棄的鋰電池,也要妥善處理,不要隨意丟棄,以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為保護地球環(huán)境、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
外觀檢查:觀察電池包外殼是否有破損、變形、鼓包、漏液、灼燒痕跡等,判斷是否存在物理損傷導致的安全隱患(如電解液泄漏、內部短路風險)。
電氣性能檢測:使用設備(如內阻儀、電壓檢測儀)測量電池包總電壓、單體電芯電壓、內阻等參數(shù),排查是否存在電壓異常(過高或過低)、內阻驟增等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內部短路、電芯失效等問題。
安全性篩查:通過紅外熱成像儀檢測電池包表面溫度分布,判斷是否存在局部過熱;對于疑似存在熱失控風險的電池包,進行針刺、擠壓等模擬測試(僅針對極端風險樣本),評估穩(wěn)定性。
根據(jù)檢測結果,將電池包分為不同類別并標記:
低風險類:外觀完好、電量已安全釋放、性能參數(shù)正常,可直接進入下一階段拆解。
中風險類:存在輕微鼓包、局部電芯異常但無漏液 / 過熱,需單隔離,由人員進行針對性拆解。
高風險類:存在嚴重破損、漏液、過熱或短路風險,需轉入防爆處理區(qū)域,采用特殊工藝(如低溫滅活、惰性氣體封存)預處理后再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