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畫藝術品投資中,我們應以“名、真、精、新”四字標準來選藏或投資作品。看作品的作者是否有“名”,這就要熟悉中國美術史和近現代美術史,比如五代的荊(浩)、關(同)、董(源)、巨(然);元代的趙孟頫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明代的“明四家”———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及陳淳、徐渭、張宏、陳洪綬、崔子忠、吳彬、仇珠、文淑、薛素素、馬守真、張路、藍瑛、張瑞圖等。
書畫市場漫天要價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在購買名家書畫時,要了解行情,掌握書畫價格的時點,或請內行把關,以免上當。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一些書畫大師的作品價格相當低廉,如齊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過10元,老舍曾為了資助齊白石而花5元錢買了他的一個扇面;張大千的作品賣100元一幅;徐悲鴻的《松鷹圖》1961年售價僅為230元,這在當時已是很高的價格了;傅抱石一幅畫的高標價為80元。至80年代初,這些大師的作品也沒升到較位。齊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場上不過5萬港元??墒牵瑥?0年代后期開始,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國家、企業(yè)和個人經濟實力增強及社會觀念的改變,中國書畫中凡個性強、技藝的名家的作品價值,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而日益顯示出來。在中國、香港、臺灣及東南亞地區(qū),名家作品價格如脫疆野馬,一路飛升,一般都在幾十萬、上百萬的價位上,畫廊與拍賣行的生意興隆,市場一改蕭條冷落,變成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至2007年底,中國現當代書畫家作品在千萬元以上的已有幾十位,如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林鳳眠、吳湖帆、李可染、石魯、吳冠中、陸儼少、謝稚柳、陳逸飛等。
名家書畫的銷售有的以幅為計價單位(幅是指常規(guī)幅面,即不小于4尺3開者),有的則以平方尺為計價單位。所以同一位名家的作品,幅面越大,其價值越高。如幅面小于4尺3開的小品,其價值就不能與常規(guī)幅面的書畫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