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喜梅(紅西梅苗)果面玫瑰紅色,被果粉,果肉淡。肉質韌,汁液少,味極甜,有香氣,纖維少而細,品質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高23%。離核,核小。平均單果重75g,成熟前遇雨無裂果或落果現(xiàn)象,豐產(chǎn)性強。成熟后在樹上可掛果20天左右,果肉不變軟;耐貯運,一般冷藏條件下,可貯藏90天,室內常溫下可貯存2——3周。8月中下旬成熟。 灌水一般應在萌芽前 (3月中下旬)、果實發(fā)育(5月上旬)、花芽分化始期(6月中旬)、果實成熟前硬核期(7月中旬)、果實采收后(8月中旬)和土壤封凍前(11月初)灌水,灌溉定額400-600m3/667m2。在農(nóng)區(qū)荒漠邊緣建園,如有條件提倡采用滴灌或微噴灌等節(jié)水灌溉方法,每次灌水量以滲透到土壤50-60em根系主要分布層為宜。
西梅女神樹苗果型大,單果重125——200克。果肉金,離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左右,充分成熟時甜香味濃,有菠蘿、柿子等多種果香。8月下旬成熟,果實長卵形,果皮全面藍黑色,十分奇特美麗。 果實硬質,好耐儲運,室溫條件下可自然存放1個月,保鮮儲存可儲至元旦、春節(jié)。好高產(chǎn),一般栽種后2年少量見果,3年生單株產(chǎn)量28公斤,6——8年生單株產(chǎn)量達54公斤,667平方米(1畝)產(chǎn)量可達3000——3500公斤。
西梅苗綜合性狀優(yōu)良,病蟲害發(fā)生較輕,使用農(nóng)藥少,符合當前果品要求,但由于果實含糖量高,易受桃小食心蟲危害。耐寒、耐旱性好,在干旱山區(qū)山地中,半陰坡地塊內,全年不澆水,仍能正常開花結果。 西梅耐干旱,抗晚霜,適應范圍廣,果形特,香味濃郁,鮮食、制干均宜,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西梅可用山杏、山桃及毛櫻桃作砧木,嫁接成活率均在98%以上,都不會引起流膠,也未見不親和癥狀。嫁接以春季帶木質芽接為主,成本低,成活率高。
西梅結果枝主要為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花束狀果枝結果當年頂芽向前延伸很短,并形成新的花束狀果枝,結實率較高,結果部位外移較慢,不易隔年結果。4—5年后生長緩慢,基部的潛伏芽能萌發(fā)形成多年生的花束狀果枝群,大量結果,這是豐產(chǎn)樹體具有的性狀,因此整形修剪要圍繞樹的這一特性來進行。修剪時疏密留稀,去旺留壯,保留枝不截,以減少枝葉,改善內膛下層光照,緩和樹冠上部和的生長勢,使之形成質量高、數(shù)量多的花束狀果枝。對發(fā)育枝要采取緩放1-2年后及時回縮的辦法。 西梅苗建園高標準密植園采用2x3米株行距定植,一畝種120株左右,定植后留40-50厘定干。一般矮化密植模式3x4米定植,一畝種60株左右,定植后留60公分定干。另外,可以探索1——1.5x3米的甩放型柱狀模式,一畝種180——240株,其特點是早結果,早豐產(chǎn)。不過后期管理的技術要求相對高。
黃金西梅原產(chǎn)日本,從外形看長卵形,成熟時果皮金黃色陽面略帶紅暈,金西梅果肉淡黃色,質硬,味道香甜,屬離核品種,山東地區(qū)成熟期7月底8月初,單果重60-80克,品質佳,經(jīng)測量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果實耐儲運,樹體抗逆性強,在新疆石河子山西運城等地區(qū)盛產(chǎn)。金西梅其葉片細長,更接近李子特性。目前市面上的黃色李子品種也有很多,但其外觀都是近似圓形,而金西梅則更趨向于西梅系列!
種植西梅樹需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早春種植佳。種植前要深翻土壤并施肥,保持濕潤并定期修剪、施肥和防治病蟲害。夏末初秋收獲果實,注意調整養(yǎng)護措施,耐心照料可結出美味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