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栽培
母樹選擇
母樹宜選擇生長健壯的15~30年生的林木。鵝掌楸種子10月份成熟,當果實呈褐色時即應采收。果枝剪下后放在室內陰干約7~10天,然后放在日光下攤曬2~3天,待具翅小堅果自行分離,去除雜質,裝入布袋干藏。
科研價值
鵝掌楸為古老的遺植物,在日本、 格陵蘭、意大利和法國的 白堊紀地層中均發(fā)現(xiàn) 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紀本屬尚有10余種,廣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到 第四紀冰期才大部分絕滅,現(xiàn)僅殘存鵝掌揪和北美鵝掌楸兩種,成為東亞與 北美洲際間斷分布的典型實例,對 古植物學系統(tǒng)學有重要科研價值。
喜溫涼濕潤氣候,速生,通常用種子繁殖?;ù竺利?,葉形奇特,為園林綠化優(yōu)良樹木;樹皮入藥,祛水濕風寒;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直,干燥少開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
植物保護
鵝掌楸屢遭濫伐,在其主要分布區(qū)已漸。鵝掌楸是異花受粉種類。但有孤生殖現(xiàn)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時即已成熟,開花時,柱頭已枯黃,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況下,雌蕊雖能繼續(xù)發(fā)育,但種子生命弱,故發(fā)芽率低,是瀕危樹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