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甜蜜素的安全性,學術界仍無定論。甜蜜素作為食品添加劑于1937年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學生Michael Sveda發(fā)現(xiàn),1950年開始應用于軟性飲料工業(yè),1960年上市成為一般性代糖甜味劑。1966年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甜蜜素可在腸菌作用解為可能有慢性毒性的環(huán)己胺。196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會收到有關“甜蜜素∶糖精為10∶ 1的混合物”可致膀胱的動物實驗證據(jù),1970年美國食品與藥物即發(fā)出了全面禁止使用甜蜜素的命令。英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隨后也禁用。 雖然隨后又有很多學者做了大量實驗,證明甜蜜素無致的危險性。但包括美國、日本等國在內(nèi)的40多個國家仍規(guī)定禁止使用甜蜜素作為食品甜味劑。另有包括中國、歐盟等80多個國家均允許在食品中添加甜蜜素,但是也有明確的。
防腐劑;抗微生物劑。 苯甲酸鈉也是重要的酸型食品防腐劑。使用時轉(zhuǎn)化為有效形式苯甲酸。使用范圍及使用量參見苯甲酸。此外,也可作為飼料的防腐劑。
苯甲酸鈉的性質(zhì)描述: 苯甲酸為鱗片狀或針狀結(jié)晶,具有苯或的氣味,易燃。相對密度1.2659。熔點122.4℃,沸點249℃,折射率1.504。蒸氣易揮發(fā)。閃點(閉杯)121-123℃??扇苡谒?,水溶液呈弱堿性,溶于、甲醇、、氯仿、苯、、二硫化碳、和松節(jié)油。在100℃時迅速升華,能隨水蒸氣同時揮發(fā)。苯甲酸常以游離酸、酯或其物的形式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在膠內(nèi)以游離酸和芐酯的形式存在;在一些植物的葉和莖皮中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在香精中以甲酯或芐酯的形式存在;在馬尿中以其物馬尿酸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