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淋塔的工作原理可分為順流、逆流和錯流三種形式。其中常用的就是逆流噴淋:呈酸性或堿性的酸霧廢氣由風管引入凈化塔,經(jīng)過填料層,廢氣從塔底送入,經(jīng)氣體分布裝置分布后與氫氧化鈉吸收液呈逆流連續(xù)通過填料層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氣液兩相充分接觸吸收中和反應,以吸附廢氣中所含的酸性或堿性污物。酸霧廢氣經(jīng)過凈化后,再經(jīng)除霧板脫水除霧后將清潔氣體從風機排入大氣。不溶性粘膠顆粒、塵埃瀉入集收池中,懸浮顆粒從溢流口出去,收集的沉淀物從排污口排放出去。吸收液在塔底經(jīng)水泵增壓后在塔頂噴淋而下,后回流至塔底循環(huán)使用。
噴霧塔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氣體壓降小,且不會堵塞。目前廣泛應用于濕法脫硫系統(tǒng)中。其主要特點是完全開放。除噴淋的噴嘴外,無其他內部設施。噴嘴是噴淋塔的主要附件,要求噴嘴能夠提供細小和尺寸均勻的液滴以使噴淋塔有效運轉。
順流形式的噴霧塔,液體和含塵氣流在塔內按同一方向流動,一般是從頂部淋下來,對于液滴從氣流中分離有利,缺點是慣性碰撞效果差,主要用于使氣體降溫和加濕等過程。
噴淋液滴粒徑及主要設計參數(shù)選擇的噴淋液滴粒徑是確定噴淋塔主要設計參數(shù)的先決條件。眾所周知,在相同的噴淋條件下,霧化液滴粒徑愈大,其比表面積愈小,降低除塵效率。但液滴粒徑太小,易被汽化或者被氣流帶走,增加了除沫器的負荷,而且直接減少了噴淋洗滌的液滴量,同樣會影響除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