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年。據(jù)史料記載,后周皇帝柴榮曾下旨燒造瓷器,汝州的工匠以瑪瑙末入釉,燒制出了“雨過天晴云破處”的汝瓷釉色——天青色。此后,宋室皇宮親自督造,將汝窯瓷器作為帝王使用的貢品。因此,汝窯瓷器在宋代就備受青睞,被歷代皇帝視為吉祥之物、鎮(zhèn)宮之寶。
胎質(zhì)與釉色:
汝窯瓷器的胎土細膩,胎色通常呈現(xiàn)香灰胎色,即灰中帶黃的顏色,俗稱“香灰胎”。
釉色以天青色為名貴,釉中摻入了瑪瑙,使得釉面柔潤,純潔似玉,釉色透亮??赡艹尸F(xiàn)天青、天藍、豆綠、青綠等色,且釉面呈乳濁或結(jié)晶狀。
器型與尺寸:
汝窯的器型多樣,包括瓶、樽、盞托、碗、盤、洗等。有的器物底部有青花年號款,器型分為裹足、平底、三足、凹足等多種樣式。
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厘米之間,超過20厘米的極其個別,超過30厘米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
開片紋與釉面特征:
汝窯瓷器在高溫下燒制時,釉面會出現(xiàn)崩釉現(xiàn)象,被工匠通過人工干預(yù)變?yōu)橐环N特的裝飾,即開片紋。開片紋細致密集,呈斜裂狀,深淺不一,互相交織,類似魚鱗片或蟬翼紋狀。
釉面瑩潤樸素,色澤溫潤。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能夠看到大小不一的氣泡。
支釘燒制與底部特征:
汝窯瓷器采用滿釉支釘燒制,底部有像芝麻大小的支釘痕,痕跡較淺,且體積偏小,支釘痕小而稍扁,一頭有尖,酷似芝麻形狀,其數(shù)量多為三至五個,少見六個。另外,真品釘痕為白色,與汝瓷的香灰胎色并不一樣,說明宋人制作支釘采用了質(zhì)地純凈的瓷土原料。
部分器物口沿由于上釉時釉汁下流,釉層較薄,釉下黑色胎骨透過半透明的玻璃青釉,呈顯紫色,底足部分不上釉,露出黑色胎骨,形成的“紫口鐵足”特征。
美學(xué)價值:汝窯瓷器以其特的釉色、精美的器型和的工藝,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陶瓷藝術(shù)的高超水平。其釉色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精光內(nèi)蘊,造型古樸雅致,具有的美學(xué)價值。
歷史地位: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瓷器在宋代就備受青睞,成為宮廷御用瓷器。后世對于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譽。
市場價值:由于汝窯瓷器傳世作品,且釉色特,因此具有的市場價值。在拍賣市場上,一些品相完好、制作精美的汝窯瓷器往往能拍出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