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的“種”指的是翡翠的內部構造,對翡翠的回收價格會有很大的影響。
2、翡翠的“水”,也就是翡翠的透明度,一般情況下翡翠的透明度越高、色澤溫潤,回收價格也會相對提高。
3、翡翠的“色”,品質比較好的翡翠顏色瑩亮,綠色是比較常見的顏色,“濃、陽、正,艷、勻”是判斷翡翠顏色級別的五個方面。
4、翡翠的“形”,涉及到翡翠的大小、飽滿、規(guī)整、厚薄,如果翡翠飾品的料子標記薄,那么回收的價值也就不大。
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shù)細小纖維狀礦物 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致密塊狀集合體。對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 種觀點認為是巖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 超基性巖中的殘余 花崗巖漿的脫硅產物。 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在區(qū)域 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巖,進一步變質成硬玉而成。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在花崗巖脈和淡色輝長巖類巖脈在12~14kPa壓力下,在鈉的化學勢高的熱水溶液作用下發(fā)生交代而成。 第四種觀點根據硬玉巖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體的發(fā)現(xiàn)認為翡翠是由近硬玉 硅酸鹽熔體結晶而成,認為這種熔體源于300~400km處地幔中廣泛存在的含堿輝石層。
翡翠呈現(xiàn)玻璃光澤,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離子而呈現(xiàn)各種顏色:通常有白、紅、綠、紫。黃、粉等。純凈無雜質者為白色,若含有鉻元素,則呈現(xiàn)出柔潤艷麗的淡綠、深綠色,名之為翠。此品種為名貴,極受人們的珍視喜愛。若含錳則呈現(xiàn)淡紫色、深紫色,常稱為春地或藕粉地。含鐵元素,則呈現(xiàn)暗紅、褐紅、赭紅色,被人們稱為翡。含鉻和銅元素,則呈現(xiàn)淡藍、淡青色,人稱橄欖水。翡翠除顏色好之外,質地也極其重要。一般顏色鮮嫩漂亮,質地較透明,玻璃光澤強者為上品。相反,質地發(fā)干,透明度較差的品種次之。
顏色是評價翡翠的因素,好的顏色要達到的標準是:濃、陽、正、和。
正:就是指色調的范圍,根據主色與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說要的綠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顏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藍色、價值就會降低。
濃:指顏色的深淺,就翡翠綠色來講濃度好在70%——80%之間,90%已經為過濃了。
陽:是指翡翠顏色的鮮陽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于翡翠含綠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來決定的。綠色比例多顏色會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顏色就灰暗了,行家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來表示顏色的鮮陽。例如: 黃楊綠、鸚鵡綠、 蔥心綠、辣椒綠、都是指 鮮陽的顏色。而 菠菜綠、油青綠、江水綠、黑綠,則指顏色沉悶的暗綠色。 越鮮陽的翡翠,自然價值越高。
均:是指翡翠的顏色分布的均勻度。翡翠的顏色一般分布都是不均勻的,如能得到顏色分布均勻的翡翠實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佳的顏色:應該是綠色、綠色濃度在70%-80%、顏陽明亮、顏色分布均勻,這類翡翠,行家習慣稱為老坑種。
品質的硬玉稱其為翡翠,色、透、勻、形、敲是一般人觀賞或評價玉石的方法,并將玉石分為:玻璃種、冰種、冰糯種、深色老坑、老坑、金絲、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冰種的翡翠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玻璃種”,可以說是“冰種”中的珍品。大部分購買 玉鐲的消費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商家會當你的面敲玉鐲,聽聽看其聲音是否清脆 不含濁,而以清脆悠揚有回音者為佳。這樣做即是欲證明玉石的結晶緊密質地好且無裂紋。
購買翡翠玉項鏈時要注意一些地方。要注意項鏈的長度和珠子的顏色及顆粒大小,結合自己的年齡和愛好來挑選。還要注意鏈扣的形式和質量,國內玉石項鏈扣的形式常見的有螺絲扣和卡扣兩種,一般以螺絲扣較安全耐用;卡扣除非是的,否則常易損壞。要注意珠子的質量,如系等粒的珠鏈應檢查有無某一粒偏大或偏小,如系靠鏈扣兩端小而中間漸大的塔形鏈,則要注意整條鏈上的珠子是否有突然變大或變小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