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是潤濕劑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以調(diào)節(jié)液體表面張力,使得液體更容易濕潤固體表面。表面活性劑的選擇要考慮多重因素,如表面張力、泡沫度、溶解性等。常見的表面活性劑有非離子型、陰離子型和陽離子型等多種類型。其中,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對人體的性比較小,被廣應(yīng)用于醫(yī)藥、食品、化妝品等領(lǐng)域。
潤濕劑是通過降低其表面能,能使固體物料更易被水浸濕的物質(zhì)的表面活性劑。潤濕劑通過降低其表面張力或界面張力,使水能展開在固體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從而把固體物料潤濕。
接觸角(contact angles):是液滴和鋪展表面間的夾角,所選潤濕劑應(yīng)能降低疏水性藥物接觸角,使其小于90°。 接觸角為0時(shí),完濕潤;接觸角為0~90°時(shí)則能潤濕,為親水性藥物;接觸角為大于90°而小于180°時(shí)不能潤濕;接觸角為180°時(shí)則完全不潤濕,為疏水性藥物。 界面張力 接觸角(interfacial tensions):某些潤濕劑改變疏水性藥物與溶劑的界面張力。 潤濕量(wetting point ):潤濕點(diǎn)是指恰好使100g疏水性藥物潤濕所需溶劑的量,加入潤濕劑可以使?jié)櫇顸c(diǎn)下降,即減少溶劑的用量。